首页汉语词典咬文嚼字咬文嚼字的意思
yǎowénjiáo

咬文嚼字


拼音yǎo wén jiáo zì
注音一ㄠˇ ㄨㄣˊ ㄐ一ㄠˊ ㄗˋ

成语解释 咬文嚼字


咬文嚼字

词语解释

咬文嚼字[ yǎo wén jiáo zì ]

⒈  指过分地斟酌字句。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。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。

literarism; chop logic; pay excessive attention to wording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咬文嚙字”。亦作“咬文啮字”。

⒉ 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。

元 秦简夫 《剪发待宾》第二折:“你道是一点墨半张纸,不中吃,不中使……又则道俺咬文嚼字。”

⒊  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。

明 无名氏 《司马相如题桥记》:“如今那街市上常人,粗读几句书,咬文嚼字,人叫他做半瓶醋。”
清 朱焘 《北窗呓语》:“酒场遇不读书人,所行觴政,切不可咬文啮字,兼以诗词困人。”

⒋  谓不重视实质,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,或强词夺理。

《儒林外史》第九回:“﹝ 杨执中 ﹞还在东家面前咬文嚼字,指手画脚的不服。”
胡适 《<水浒传>考证》:“我又最恨人家咬文啮字的评文,但我却又有点‘考据癖’。”
马南邨 《燕山夜话·不求甚解》:“读书的方法,不要固执一点,咬文嚼字,而要前后贯通,了解大意。”

国语辞典

咬文嚼字[ yǎo wén jiáo zì ]

⒈  在词句上斟酌推敲。元·乔吉〈小桃红·瓠犀微露玉参差〉曲:「含宫泛征,咬文嚼字,谁敢嗑牙儿。」也作「咬言咂字儿」、「咬文咂字儿」。

《二刻拍案惊奇·卷四〇》:「好词,好词。关情之处,令人泪落,真一时名手!怪不得他咬文嚼字,明日元宵佳节,正须好词,不免赦其罪犯,召他转来,为大晟乐正,供应词章。」

句斟字嚼

下笔淋漓 文不加点

⒉  讥笑士人迂腐而不知变通。

元·萧德祥《杀狗劝夫·第四折》:「哎!使不的你咬文嚼字。」
《隋唐演义·第六回》:「如遇患难,此辈咬文嚼字之人,只好坐以待毙,何足为用?」

⒊  形容卖弄文才、装腔作势。

《金瓶梅·第五〇回》:「见他在人前铺眉苫眼,拏班做势,口里咬文嚼字,一口一声只称呼他薛爷。」
《红楼梦·第二七回》:「他们必把一句话拉长了,作两三截儿,咬文嚼字,拿著腔儿,哼哼唧唧的,急的我冒火。」

英语to bite words and chew characters (idiom)​; punctilious about minutiae of wording

德语pedantisch (Adj)​

法语ne faire que mâcher mots et phrases, prendre le texte au pied de la lettre

分字解释


※ "咬文嚼字"的意思解释、咬文嚼字是什么意思由词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咬文嚼字,虽然他相信开卷有益,但读起书来却只会寻章摘句,从不求甚解。

2.有些教授总是装腔作势,不是咬文嚼字,就是舞文弄墨。

3.他讲话总是咬文嚼字的,让人听着别扭。

4.读书时老徐常常不求甚解,喜欢咬文嚼字,时而也会吹毛求疵。

5.读书时老徐常常不求甚解,喜欢咬文嚼字,时而也会吹毛求疵。

6.学习需要思考,但也不能咬文嚼字,钻牛角尖。

7.其次提出了六种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,即咬文嚼字式的体悟,朗读吟诵式的体悟,联想想象式的体悟,名句突破式的体悟,激荡创造式的体悟,乐画辅助式的体悟。

8.他这个人喜欢吹毛求疵、咬文嚼字,虽然他相信开卷有益,但读起书来却只会寻章摘句,从不求甚解。

9.有些教授总是装腔作势,不是咬文嚼字,就是舞文弄墨。

10.做文秘的,如果只是在办公室咬文嚼字、闭门造车,即使文字再优美,辞藻再华丽,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一纸空文。